主页 > 知识库 > 静安品牌实践效果

静安品牌实践效果

热门标签:记事本 呼叫中心 电话销售团队 电销机器人多少钱一台 国美全国运营中心 地方门户网站 检查注册表项 苹果
静安发展站在了更高发展的新起点,承担着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的历史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实现静安发展蓝图而努力奋斗。

(一)完善品牌政策引导扶持体系,落实品牌资金保障

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品牌发展,从2008年起,静安区对区域内品牌情况进行全面排摸,制定了《静安区自主品牌培育目录》,对有市场、有潜力、管理规范的一批老字号品牌进行分类指导。2014年年初,结合区域特点制定了《静安区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静府办发〔2014〕2号)和《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试行办法》(静商委发〔2014〕4号)》,由区财政连续2年落实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新静安区成立后,在对原有品牌发展政策进行梳理、修改的基础上,又出台了《静安区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静府办发〔2016〕14号)、《静安区商标广告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静商委发〔2016〕5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静安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规划和政策,进一步以项目化的方式支持和促进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为区域自主品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2014—2018年获得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单位既有区内传统老字号企业(诸如开开、龙凤、雷允上西区、王家沙、绿杨村、正章等),也有新品牌、新业态企业,诸如并购外地生产基地的乳品品牌———盖雅、电竞行业———网映文化、信息行业———晶赞、中信信息、大数据交易中心等。2018年,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区商务委已受理近30家区域自主品牌(含老字号)申报的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发布《2018年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公示》,共扶持27个项目(含平台类项目2个、非平台类项目25个)。这些扶持类项目区财政扶持约1273万元,计划项目投资1.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率高达1234%。

(二)升级产业能级,确保品牌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1.产业支撑效应日益凸显

坚持招大引强选优,注重发展质量,不断完善高端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2018年五大重点产业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13.35%,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75.86%。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芮欧百货、大宁音乐广场、协信星光等重点商业项目业态调整稳步推进,南京西路商圈、大宁商圈、苏河湾商圈销售实现快速增长,商贸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175.84亿元。创新开展金融服务,引进重点金融机构8个,金融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88亿元。加快人力资源、检测认证、管理咨询等行业发展,成立全国首个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联盟,专业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134.49亿元。推进重点园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税收总收入40.52亿元。2018年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区级文化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成功举办大宁公园郁金香花博会、“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第24届上海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多元品牌活动,承办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进一步扩大了静安文化品牌影响力。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培育,上海大数据联盟静安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大数据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引进35家大数据企业以及76家其他信息科技类企业,信息服务业实现2017年税收总收入44.17亿元。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69)是静安区注册、营业的信息企业代表之一,2018年业绩预告显示盈利4000万~4500万元,同比增长20.45%~35.51%。

2.区域功能布局不断优化

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落实“一轴三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促进区域联动发展,3个功能区带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其中,2018年南京西路两侧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323.65亿元;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74.6亿元;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120.73亿元。“三带”集聚了全区43.9%的纳税企业,贡献了全区71.8%的税收。根据《2018年度静安区南京西路地区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调研》,作为静安区自2009年开始连续发布的第10份商圈满意度调研报告,显示南京西路地区综合满意度逐年稳步改善(2018年82.7分,增长0.2分),该商圈在品牌分布高集聚度、高质量、高档次、个性化、多元化上均表现突出,成为打响“上海购物”“静安购物”的重要依托;苏河湾商圈的综合满意度达到82.0分,较2017年增长0.4分;大宁商圈的综合满意度大幅提升0.8分,总分达到82.2分,拉近了与南京西路商圈的差距。后两处商圈在品牌档次和品牌集聚度、商场标志设置、新媒体传播平台上仍有一定提高空间。

3.“三大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是静安区主要经济支柱。2017年,静安区制定了《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静商规〔2017〕2号),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在静安区设立地区总部、总部型机构以及研发中心。2018年,静安区新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累计达76家,总部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年124.32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17.19%;亿元楼达到69幢,其中月亿楼9幢,楼宇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439.07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60.7%。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1.95亿美元,涉外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382.8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52.92%。全年引进重点招商项目90个,其中税收规模1000万元级以上项目24个。

(三)发展科技产业,主动对接“上海制造”战略部署

当前,静安区的重点科技产业是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2017年,静安区继获批“上海大数据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试验区”和“上海市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之后,又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成为通过国家工信部评审的全国首批4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之一,同时也是上海首家和目前唯一一家以大数据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中心城区中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区,也是全市为数不多拥有2家以上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区。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静安区融合助力“上海制造”品牌和推进国家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主动对接“上海制造”战略部署,重点聚焦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及其产业链,提出七大方面任务,定位制造业价值链高端,体现智能融合的时代特点,突出质量标准的导向引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行业和产品品牌,提升“静安智造”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影响力,融合助力上海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为上海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集聚效应明显、应用创新深化、品牌影响突出、功能体系完善的产业融合的“静安智造”发展格局。譬如,在打造高端平台上,发挥亚马逊AWS上海联合创新中心的虹吸效应,加快推进知名跨国企业以创新中心、创新实验室、未来中心等新模式形成集聚。进一步推进上海大数据联盟(静安)中心、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功能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大数据联盟加速器、中航联创上海创新孵化中心、市北高新Intel众创空间等优质孵化平台的建设。鼓励开发者、企业、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功能性平台建设。在产业布局创新上,进一步优化“1+X”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布局,以市北高新园区为核心,龙软科技园、多媒体谷、新华园、E构空间四大园区为依托,众创空间联盟为支撑,形成差异有序、协同推进的产业集群。对标国际一流园区,将市北高新园区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和全球竞争力的品牌园区。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优势,支持园区引入一批高水平创新资源,汇集一批高成长型、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构筑创新“场效应”。推动优化产业链布局,探索共建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创新示范基地。

1.推进协同创新,延伸产业链条

市北高新Intel众创空间落户静安,对上下游企业集聚的带动示范作用明显。上海—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在静安成立。上海市经信委、静安区、亚马逊AWS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围绕共同建设上海—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智慧城市创新实践展示体验中心”、培养AWS认证的云计算人才以及打造国际联动的创新孵化器等领域开展合作。今年重中之重推进的工作之一是推进国家发改委大数据重大工程项目,即“151项目”,该项目将以静安区作为先期区域试点,建设城市综合感知传输网络、城市“数据湖”体系、城市智能综合运营管理中心(CIIMC),面向上海城市管理中的交通出行、健康养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城市公共设施等5个重点领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和创新应用。在形成区域示范效应后,逐步将此成熟模式复制到全市乃至全国,形成上下联通、纵横协同、政企合作的大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机制。

2.规范数据流通,建立交易体系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于2016年4月在静安区正式成立以来,开始承接上海乃至全国数据交易重要功能平台开发,已基本建成了“规则+技术”数据交易平台,制定了《个人数据保护原则》《流通数据处理准则》等较为完整的数据交易流通规则,自主研发了软件定义安全模型等平台交易技术,形成了数据流通领域的多个标准与专利技术22项,尤其是国内首创的流通数据定义标准———“六要素”数据规整方法,已成为大数据流通领域行业所认可的基础规范;作为国内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在线数据流通平台,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联合运营商、SDK服务商、金融征信服务商等各类机构,组织三大基础数据产品库,形成标准化、规模化数据运营能力,为200多家成员单位提供数据流通服务。其中,面向市场营销行业四大类23项数据,面向金融服务行业四大类83项数据。

3.推动市场创新实践,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2018年,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以下简称“市北高新”),作为全国首个“服务业型”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正着力打造“中国大数据产业之都”,建设“中国创新型产业社区”(总规划面积达1.86平方千米),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高地。“静安市北国际科创社区”是由市北高新园区内的4块工业遗存地块所组成,充分聚焦大数据产业,构建以“大数据产业应用基地、大数据技术研发中心、人工智能数据驱动创新中心”为三大核心的产业集群;辅以硅谷创新经验,以“种子—物种—群落—生态”为资源要素,营造出既有“蚂蚁”又有“大象”的“热带雨林式”双创生态系统,继而成为全球创新企业、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赖以集聚的全天候创新中枢;着重突出“活力多元的国际社区、开放交流的公共空间、绿色生态的低碳城区、独具魅力的文化地标”的设计理念,正在逐步形成———智能制造中心、上海智造博物馆、公益会展中心、工业咖啡馆、工业文化广场、国际学校、高端商业、酒店会展、医研中心、运动公园等项目,将助力静安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2018年,全区共有7家企业获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认定,立项数量位列中心城区前三;19个项目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加强重点项目引进,中航联创上海创新孵化中心正式入驻。推进众创空间优化发展,百联全球商业互联网科创中心已落地,新增市级众创空间5家,全区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累计达13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成功举办“2017年全国双创周”静安系列活动、2017“创业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4.打造“文化强区”,城区品质更趋优质

静安区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静委发〔2016〕21号),提出围绕“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目标提升静安文化软实力,这标志着静安文化将以国际标准和全球视野,进一步树立国际特性、静安特色、时尚特质,打造成为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于一体的“博物馆城区”,使静安成为最能集中感知和深入体验“上海文化”的都市文化核心区,为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该文核心框架内容囊括五大部分。

5.强化“会商旅文体”联动

主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如成功举办主题为“新时代里的品牌成长:传承与创新的碰撞和平衡”的中欧—静安2018第十届顶级品牌高峰论坛,定期开展“中欧·静安时尚产业沙龙”系列活动等。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加强与各商场的互动联系,成功举办了“静安国际咖啡文化节”“静安国际购物嘉年华”“大宁情北欧风圣诞乐”等一批影响力大、人气足、广受好评的活动。承办重要时尚活动,成功举办多年上海时装周,并在此周期间在静安举行上海国际少儿模特大赛总决赛,为区域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成功举办以“打造设计梦想共同体·再设计”为主题的2018设计之都活动周,全力推进市级“艺术商圈”项目落地。加快形成演艺产业集聚效应,盘活现有演出剧场资源,鼓励商业综合体引进创新演艺项目,以优秀剧目、空间圈层、节庆品牌、市民共享为四大亮点,以江宁路文化街及美琪、艺海、尚演谷等演出场所作为核心圈,以上戏剧院、商城剧院、云峰剧院等为拓展圈,以大宁剧院、上海马戏城等为外围圈,形成亚洲演艺之都核心区空间布局。做大做强静安文化品牌,举办好“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等重点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静安文化“走出去”。“静安现代戏剧谷”“浓情静安·爵士春天”文化品牌活动由区政府主办,紧紧围绕打造“文化强区”和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核心目标区,构建了“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这些已经成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创50条)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8年首度设立的奖项“上海文化十大品牌活动”评比中脱颖而出。做大做强做优新业坊等园区,不断集聚文化创意产业优势项目。南翼大宁地区将影视产学研、现代多媒体展示与时尚文化相结合,启动大宁中心广场五期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环上大国际影视电竞产业建设,推动大宁商圈能级提升。“环上大”影视圈2018年新入驻影视机构42家,总数增至232家,推出了《我不是药神》《无双》《反贪风暴3》为代表性的中国热映的三部电影,创造了近50亿元的票房收入。国内26家电竞头部企业集聚在被业界公认为“宇宙电竞中心”的灵石路,香蕉游戏传媒、网映文化、量子体育等在电竞赛事运营与内容制作领域占据国内市场份额90%以上,动视暴雪与拳头中国等在电竞游戏研发领域占据国内市场70%以上份额。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首推“街区文化联合体”,率先探索基层文化服务促进社区融合的共治新模式,举办的2018年第一届艺术季活动以“守护海派文化、讲述南西往事”为主题,与商城剧院、上海电视台、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大咖”公共文化单位携手共同留存海派文化印迹和延续“张园看世界”这一文化品牌内涵,将购物文化、商圈文化与海派文化相结合,集中展现出“南西印迹”特色项目成果,围绕映像南西、口述南西、设计南西、行走南西等四大板块,通过声像、图文、讲座、走读、文创等立体化呈现方式,深入发掘附着于建筑之上、社区之中的人事风情,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南西特色的文化品牌,赋予“福民南西、魅力都心”建设以历史、商业、文化、旅游等多元价值的传承与意义。

6.支持老字号企业弘扬品牌文化

品牌的发展需要有其独特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积淀作为支撑。静安区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倡导老字号企业弘扬品牌文化激发企业活力。如雷允上西区在传承发展中溯本求源,始终坚持“精研岐黄,佑民健康”作为品牌传承的根本,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把“以质取胜、以诚取信、以需取市、以德济天下”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精益求精开拓“大健康”产业,将产品线从几十个拓展到了400多个,同时成功开发了“上雷”牌虫草参茸滋补品和绿色天然保健品、首创膏方标准并引领了冬季膏方养生风潮,从而走出了一条老字号“文化聚魂,质量强企”的创新发展之路,入选“上海市企业文化创新十大品牌”。又如,开开集团在2017年鸿翔百年盛典上正式宣布成立100万元的“老字号品牌扶持基金”,着力挖掘老字号品牌的历史价值,进一步弘扬传承品牌文化,发展研究老字号品牌战略、服务升级和营销推广以及人才培养引进,大力支持和助推集团旗下8个老字号企业的长远发展。再如,王家沙餐饮公司以弘扬“民俗文化、节令食品”为抓手,加大对传统节令食品的创新力度,开发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树立并保持“上海点心大王”的地位,每到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王家沙南京西路店购买节令食品顾客的排队长龙已成为南京西路上独特的风景线。在上海发展的同时,王家沙将国内传统食品推广到了香港特区;目前,在香港已有6家门店,在港年销售额超过1亿港元。

7.打造“静安购物”,创新商圈业态模式

调整优化商圈品牌及业态。推进大融城项目开业和兴业太古汇、丰盛里等项目品牌引进。兴业太古汇于2017年正式开幕,聚集250个零售品牌,其中14家是首次进入中国的品牌,12家独特主题品牌概念店,3家世界顶级酒店和服务公寓,引进了全球最大、亚洲首家的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目前已成为上海新地标。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切实抓好品牌引进和品牌公司落地,强化上海展览中心的国际高端时尚新品发布功能,吸引国际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品牌、原创自主品牌举办新品首发活动,将南京西路沿线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新品首发高地。鼓励各类首入店、旗舰店、体验店落户。瞄准数字化、社群化、个性化、定制化等需求,支持创新科技和新商业模式使用,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在2018年里,静安区吸引了79家首店开业,开业周期平均不到5天。上海首家京东无人快闪店、小红书之家等成为“网红”新店。17家重点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完成销售额206.3亿元,同比增长21.2%,南京西路商圈同比增长22.2%,商贸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214.08亿元,同比增长9.99%。

8.发挥“后街经济”好助力

据《静安区南京西路后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显示,对11条后街实施高起点规划、高品质打造,突出“国际化、高端化、品质化”特征,打造世界级中央商务区主干街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2018年上半年“上海购物”诚信指数测评结果显示,南京西路位列第一(88.58分),徐家汇、淮海路商圈紧跟其后(分值分别为88.54、88.20)。积极落实南京西路商圈与法国香榭丽舍大街、意大利蒙特拿破仑大街、英国伦敦摄政街和圣詹姆斯街、新加坡乌节路等国际知名商业街区的合作协议,推进更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落地,不断提升区域关注度和影响力。陕西北路老字号专业街在2018年9月完成升级改造“全新开街”,汇集了17家中华老字号和知名品牌,其中,老字号企业———雷允上西区引进智慧养生设备,实现三诊合参(面诊、舌诊和问诊),让消费者自由选择线上名医就诊预约、线上购物等健康服务,将中医药向精准化、可视化发展迈向一步;百年品牌鸿翔女装店,引入驻店设计师和3D试衣镜,提升消费者穿戴体验;龙凤旗袍开设现场盘扣制作和旗袍制作课,让非遗技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2018年“双十二”期间,这条老字号专业街又推出了充满体验感的“定制节”新玩法,通过现场展示大师技艺、现场体验非遗制作、举办服装品鉴沙龙、国服与时尚潮流的混搭秀、资深设计师现场指导穿衣巧搭等体验式的活动,加上推出最新的定制款和衍生品,旨在让消费者感受匠心和国潮的新线下互动。2019年9月,成功举办陕西北路专业街周年庆暨老字号IP创新设计展,将致敬静安传统商业和创新商业有机结合,获得近百家媒体争相报道,KOL直播在短短数日内创下6717万人次上的观看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


标签:信阳 龙岩 晋中 包头 甘南 那曲 唐山 乐山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静安品牌实践效果》,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下面列出与本文章《静安品牌实践效果》相关的同类信息!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