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知识库 > 西永微电子园:软件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西永微电子园:软件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热门标签:语音系统 运营中心 呼叫外包 团购网站 电话运营中心 人工智能 太平洋寿险电话营销 电销机器人多少钱一台

近期重庆提出了打造“中国服务外包软件前沿城市”和“中国在岸外包引擎”这两个战略目标。计世网总经理欧阳斌近日采访了重庆西永微电子园区管委会主任于大力博士,讨论中国软件外包和西永园区目前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

欧阳斌:于主任,请您先介绍一下西永微电子园区的模式和它的特点。

于大力:西永园区是国家在西部地区核准的唯一一个微电子园区,从某个角度讲,如果我们有1美元微电子的产出,按照行业规律,就会带动30美元信息产业和整个服务业的收入。基于这一点,我们把西永定位为搭建知识和资本的产业平台,以及搭建整个技术和市场产业平台。

我们有一个核心,在搭建知识和资本产业平台方面,我们要大力推进软件及其相关外包服务在这里面的发展。

欧阳斌:目前西永软件园有多少企业入驻?大致在什么样的规模?

于大力:整个软件园大致有三类企业,一类是世界500强,像IBM、微软;第二类是国内顶级集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的高新技术软件企业;第三类就是国内的一些民营企业。三类企业加在一起,目前的规模大致有20家以上。

欧阳斌:在未来几年的计划里面,为促进外包产业发展,西永有没有一个具体措施?

于大力:西永毗邻大学城,现在大学城中从事IT领域的大致有52000人,这里有14所大学,大约15万多大学生和教师。

将来我们定了三个目标,一个目标是基于研发、外包服务方面,加在一起我们叫软件研发、外包、信息服务,我们计划到2012年达到200亿规模。

对于第二目标就是每万平方米、每千人,计划达到两到三个亿的产值,我觉得对重庆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量。我们站在国际化的角度看重庆,包括我们站在整个西南地区看,这都是一个代表性指标。

第三个目的,我们想要彻底解决研发跟软件两张皮的问题,要通过一个合理的政策导入,包括一种商业模型的设计来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我想,要想达到这三个目标,就要借助优势大学资源,做到支持管理最优化的价值链。

欧阳斌:您说的商业模型是在西永园区有专门团队来完成,还是跟其他有合作?

于大力:目前西永园区的发展模式,集中了三个力量:一是政府层面;二是公司驱动;三是园区要做好外包机制的设计。

下一步具体发展,我们有三个目的:第一是做到外包的资源,包括我们研发的资源,规模化的和西永的资源结合起来; 第二是要建好发展外包的平台和机制,平台和机制可能还要细分;第三是落脚点,落脚点在项目和支持企业上。

欧阳斌:您认为西永园区近三年之内最主要的建设方向,应该在哪?

于大力:在软件方面西永主要发展这样几个门类:第一类比如ERP,基于管理软件方面我们要作一个发展;第二类是应用软件;第三类就是根据我们的技术和优势,发展信息安全、动漫、游戏,还有特别是嵌入式软件。为什么把嵌入式软件作为重要发展呢?因为西永现在正在打造四个硬件产业集群,这里面硬件多一些。

欧阳斌:于主任,您认为西永园区的模式现在大概在沿着什么思路在走?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班加罗尔、马尼拉、中关村、大连等模式中,你更愿意借鉴谁?

于大力:我觉得尽管有这次金融危机,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有一些地区风景独好,比如马尼拉、剑桥、美国128国道等。这种模式真正探讨出来一种产学研和科工贸合成的效果,作为西永来讲,在现在这样的发展初期,重点是西永想要走一条适合西部特色,适合西永产业特点,适合西永人材架构的路子。

什么叫西部特色呢?比如说国家对西部支持城乡统筹和内陆开放型这样一个特区,给了重庆很多政策。国务院的三号文,跟西永相关、跟园区相关的有25项。其中跟软件相关的政策有8项,占到1/3。我相信这次金融危机对包括IT产业有很大影响,现在欧洲和美国就业情况不好,原来国外企业想要外包出去的业务可能都不再做了。但是在金融票据、海量业务这部分,包括计算数据,我觉得现在对重庆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中央赋予重庆的政策。

结合产业特点,我们计划在西永打造四个产业集群。一个产业集群是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第二个产业集群是光电,光通信;第三个是专门打造一个新能源产业技术集群;我们将来还要形成光移动,光存储方面这样一个硬件产业集群。这里面的嵌入式软件,比如说我们怎么做到硬件和软件很好的通过产业链融合进来,这就是适合我们产业特点。

第三个特色就是人才架构,重庆人很吃苦耐劳。现在做软件的,从人的因素角度来考虑,一个是成本,第二个就是专注力,我个人感觉重庆人的专注力非常好,特别像西永再这样的一个大学集中区,就是前店后厂。现在我们正在做一个知识创新区或者技术创新区,实际软件问题归到根上,还是跟我们的创意和创新有关。

欧阳斌:随着劳动法的实施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人力成本在逐渐提高,园区怎么帮助企业把成本降低?

于大力:作为软件园,降低成本是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西永有两个体系支持软件建设:一个是技术支撑体系,另一个就是服务支撑体系。

这里面做的第一件事情我相信你们也知道,就是沿着创业创新角度设计这样一个流程链,比如说大学生毕业以后,怎么引导他们进入商业环境体系里面。这样帮助企业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

第二件事情是由政府搭台,我们在对大学生的培训方面,给予资金扶持,把政策转化成了生产力。

第三就是税收环节,例如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我们有一些实在的政策,当然这些政策在全国很多城市中都有,我们可能要探讨一些更适合本地特色的东西。

第四方面就是我们在构架这种技术支撑体系的时候,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这是一个新举措。但是这个支持不是由政府来做,是西永园区的创新体系来支撑这项工作。

第五就是无论培养桥梁公司也好,或者培养一些小的CEO也好,我们都做了一些尝试,当然有很多优惠政策我就不多说了,我们主要的政策都比较受欢迎。

欧阳斌:外包企业对园区的软硬件配备要求非常高,您在是跟企业接触过程当中,觉得他们对什么需求比较大?西永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又在哪?

于大力:第一我一直觉得做软件这个行业对园区要求很高,首先这里应该是一个先进经济载体;此外还有先进的人文制度。所有软件公司对人文环境依赖非常强,对园区的创业氛围和创新机制的需求最强。

第二企业非常关注的是成本。比如现在做基础软件的、做应用软件的、包括做增值服务软件的,企业就是关心成本。

第三关心我们目前整个软件和硬件产业化结合能力。他们一直想他们做出来的产品,能不能在市场施展开。

针对这些关注点,园区现在做了这样几件事情:

首先我们会选50个技术,依托这50个技术,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成立50个公司,采取孵化模式后,最后可能会剩20家,从20家里再选5家,可以做PE,可以做IPO。我觉得这会促进创新,并影响到整个环境。

第二件事情是我们从去年开始,每年组织两到三场专业对接会。组织软件企业跟有信息化需求的部门开会,等于帮助他们找市场。同时这也是在培养中国软件国际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

第三件事情是我们现在成立了西永创新投,很类似于深创投和中关村产业投资一样。我们注册资本有一个亿,如果有好的项目,创新投会用一个多元化方式来做这种投资。

第四件事情是我们还有一些政府配套举措。

我相信这些措施非常关键,首先关注企业如何成长,然后成长起来以后市场怎么找,之后就是它的推动机制是什么。

欧阳斌:具体来说,园区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或者模式来帮助企业组织业务?

于大力:接包分包现在是一个大的命题,西永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接包、拆包、分包机制。

现在我们也在设计这样的流程,政府和公共可竞争性的资源出口,怎么能做到实时动态的发布,做到在重庆软件企业能够在这里参与推进共同软件服务外包的建设。还有我们现在成立了重庆信息产业服务公司,这个公司除了承担一些物理性建设以外,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承担这种拆包、分包的机制,可以说是一个信息流和知识流整合的公司。另外我们也在关注跨国公司的变化,目的是解决好整个的拆包、接包、分包机制,真正把国外这种知识流、市内信息流、我们自己的创新流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形成这样一个新的软件的价值链。这个价值链不但成本要低,而且要有西部色彩。

欧阳斌:重庆是一个工业比较强的西部重镇,有比较好的硬条件,汽摩,装备,石化产业规模都是比较大。园区有没有考虑挖掘内需,从这些大的产业里面把外包业务拿出来?

于大力:我们现在重要是整合三个资源,一个是国外的外包资源,第二就是离岸外包资源,第三是在岸内包资源。在岸外包市场非常大,中央现在非常一直强调内需,这对我们解决国家的就业问题,解决重庆大学生毕业分配问题,特别是解决我们的激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重庆是一个人口大市,在把这个人口大市变成人力资源大市方面,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到这里,比如西永有几十家软件公司,有些是做企业ERP的。重庆的汽摩,重庆机械加工,机电这方面基础非常好,基于ERP,基于供应链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这些事有几家公司正在做,目前多数是这种企业自发式。第二块就是政府信息化,比如说大型系统工程,大型的信息化工程,这里面势必要支持,我们行业各委办也在组织这件事情。

欧阳斌:在传统工业内需的挖掘上,您讲现在主要是企业自发为主,园区方面有没有类似构思和一些具体措施推进这个事?

于大力:重庆市有一些大的举措:第一个举措就是我们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在数据出口、数据融合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促进这种大型行业的信息化本地的解决方案的进程。具体到西永,凡是涉及到西永建设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机构,包括我们自主大型的社会服务平台,都是采取外包方式在运作。

欧阳斌:西永作为一个重庆重点园区,在对资源整合和资源管理以及在对业务价值挖掘方面,起到帮助企业,搭建一个平台桥梁的作用。您认为这当中您最头疼的难题在哪里?包括现在还没有解决,或者正在解决的。

于大力:做BPO也好,做IPO也好,需要大型的桥梁架构工程师。我们现在缺乏一些有行业背景,对上层环境和下层环境都很清楚的人。这是第一个头疼的问题——人材。

第二就是西永面临的语言结构。现在西永缺乏商业语言环境的人才,比如说小语种。跟商业模式和行业结合起来的语言结构。

第三个困难,就是我们还进

标签:张掖 大兴安岭 保山 房产推销 清远 玉溪 鸡西 黄石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西永微电子园:软件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