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知识库 > 服务外包——塑造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关系

服务外包——塑造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关系

热门标签:AI电销 机器人外呼系统软件 Win10系统 解决方案 IT外包 运营中心 集中运营管理办法 企业做大做强

  10月16日下午,作为第四届中国金融外包峰会重点议程的以服务外包——塑造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举行,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服务外包行业的业界精英各抒己见。

  专家们表示,随着规模持续扩大,各银行对外包业务的需求显著增长,通过第三方节约成本、提高生产力已成为金融业加速发展的黄金法则。从金融业面临的问题来看,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领域将是提高经营效率、向可变成本结构转变、提高业务灵活性,以及增加在新兴国家市场的投入。

金融咨询网总编辑王向东主持圆桌论坛

  中国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外包管理负责人姜健:外包越理性、市场越大

  银行业作为一个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对IT技术的应用程度相比其他的行业都要深入,应用架构、技术架构的建设相对更加复杂。银行IT建设之所以有今天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我们合作的IT供应商。从银行监管的要求来说,只要是非银行所从事做的一些工作,基本上都会划分在外包的范畴里。

  从行业的角度看,过去银行在IT建设方面常见的合作形式是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建设一套系统,共同运维某个项目、某个机房,或者银行在某方面人力资源不足的时候,简单地补充人力资源。其实银行和IT供应商合作的领域应该说还是非常广泛的,形式也是比较复杂多样。从我们理解上来,基本是项目制,范围相对较小形式。从外包的合作程度上将,我们更认为中小银行中,合作开发的比例更大一些,因为大银行自主力量很强,自己主导的成分更多。

  我们与厂商合作外包的时间比较长,从去年或者说近一两年的情况看,我们明显感觉到外包过程中的突发时间发生得分厂频繁,这给银行本身带来的影响也非常严重。与我们相关比例较大的合作伙伴在去年因为中概念股的问题,在市场上最终走向一个消亡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从我们看来来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软件开发、测试,到人力资源、代理等业务,涉及人员非常广。

  银行同业应该都接到过监管当局的征求意见稿、讨论稿,针对IT外包有些更详细的指引,在这方面,监管当局提出了若干关注的外包风险。从我们看来,这实际上,也制约了外包在银行IT领域的推广或者是发展。

  如何应对当下困境,或者说如何理性看待外包资源,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以广大银行为例,2009年,我们启动了一个咨询项目来建设全面的IT外包管理体系。我们结合监管的要求以及银行的战略,将IT职能进行细分、梳理,更具IT职能的复杂程度,对核心能力进行保障。

  其实,我们也提出过,作为股份制的银行,在我们这种发展阶段,现有人力资源配置水平上,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坚持阶段性的积极外包策略。

  现在,我们对外包的认知越来越理性。作为发包方,我们的需求也越来越理性,细分。作为银行本身,通过IT管理水平的提升,包括在研发体系、测试、测试保障能力,以及知识转移方面,为和外包方的有序合作奠定了一定空间。

  我认为,不应该简单从规模控制上,降低外包的风险,但是在外包的具体内容、具体方位上应该做一些调整。应该说,通过我们内部成熟的风险控制机制,借助较大规模的外包资源,帮助提高自身能力。

  在外包项目中,我们会选择行业经验丰富的解决方案公司、或者是产品型公司,对于专业的外包公司,现阶段我们的合作相对比较少。

  总结我刚才说的,我认为银行作为发包方对于外包市场要求越来越理性,随着理性,我们相信外包市场发展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规范。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IT服务管理总部总经理王强:外包行业亟待完善管理水平

  中国太保相对来说,对外包的依赖比较大。我们集团信息中心,公司内部大概400人左右,但长期驻扎的外包团队有1300多人。

  实际上,外包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管理的方方面面,从管理咨询到应用开发、运维上,我们都使用外包。当然,我们一般不使用外包”这个词,因为外包给人感觉是低端、人头式的服务模式。实际上,在管理咨询领域,近三年中国太保完成了很多重大项目,完成了IT整合,我们的合作伙伴基本上是在小咨询公司的配合下完成的。

  去年,我们涉及到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外包服务的单价较低,原则上一个人不超过1.8万,但现在服务质量很难保证。我们采购中心专门在北京,包括阳光保险、泰康、中国人寿等公司进行调研,发现整个中国金融业对于外包服务普遍不满意。总结下来,我认为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是,客户方面原因。目前外包市场还不成熟,所有的项目都是按人员计算单价模式,这导致乙方从自己利益出发,不断增加人员投放,而不注意建设它自身相应的培训体系。

  二是,公司自身原因。中国公司与国外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一般都是采用制约式管理。比如采购管理,有很多严格的规定,这种规定最后造成一般只能按单价的降低来降低成本。

  从我个人来看,除了市场原因,我认为服务提供商水平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的IT外包行业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人才管理和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很多的外包公司都是由营销出身的创业者创建。这种外包企业普遍比较充实客户关系,但在技能、方法论体系、人才培训机制上没有有效建立模式。

  交通银行营运管理部处长万天舒:借助外包提升银行价值

  我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我们交行。

  首先,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面临较大的变局。包括宏观经济走向、微观经济变化包括实体经济对金融消费、金融服务的影响以及新兴网络技术,比如电商、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的冲击。这不光是从传统的银行借贷角度说,还是从银行作为支付中介的功能面临了一定的挑战。

  在这种变局下,我们各大商业银行也是在谋求发展和创新,都在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了业务流程和组织流程的再造。

  外包怎样体现价值其实是两个角度来看。

  一是,怎样给银行业带来收入,或者说降低成本。

  二是,我们在做在做金融外包的试点上有一定的困惑。就是怎样从战略合作层面去选择外包的服务提供商。我们在试点的过程中,感觉这并不是一种合同关系,更多的是相互依存的战略关系,从我们的角度,也在考虑则样去更有效提升我们双方合作的深度、广度,包括怎样提升银行的价值、形象。

  中国银行总行海外监事陈皓:外包企业在银行起辅助作用

  现在,我们金融外包行业的规模是慢慢变大了,但总体上还是存在困惑。从甲方角度上讲,千军万马、层次很低、利润很薄,中小银行在外包行业扮演的较色更重。

  从宏观来看,我觉得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IT队伍越来越大,投入也越来越大。我想着里面有一个原因,就是上市银行、保险或者说证券公司,在利润空间上是很大的,成本控制和支出上透明度不够,有充足的资金去规避外包带来的麻烦和风险。

  七八年前,我还在IT部门,与国内一个比较大的IT公司董事长主持的金融论坛上有一次辩论,说金融机构为什么不能支持中国的IT行业发展。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这段时间,特别是说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大型银行,它的业务一直没有稳定过,一直在发展、变化。从服务、产品、上市前后的机构调整,还有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说除了核心业务那一块的数据相对稳定以外,数据是在发展过程中。因此,这就造成了大型金融机构很难让一个企业,甚至是IBM或IDG这样的企业,去大包大揽,外包业务。因此,银行只能是把相对成熟、能够控制的业务外包,外包企业在整个行业上还是处于辅助作用。

  我想,随着金融行业成本上升到一定点的时候,还有银行内部运作透明化以及银行利润压力等的作用下,银行的内部成本控制盒风险控制会凸显出来。此外,随着外包公司能力的逐步提高,外包尤其是IT外包还是有机会的。

  江苏江都吉银村镇银行行长宋广才:小银行发展更需外包

  我们银行资产规模只有8亿元人民币,成立仅仅20个月,像我们这种处于成长期的小银行,所有业务都希望外包。

  因为,从我一个小银行的理解,外包的增长方式和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非常类似。就是三招。第一,增加投入,带动产出。外包最开始的需求就是因为自己做不了,所以需要外包。第二,是改善效率,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依靠自己手段改善不了效率,这个时候也是选择外包。第三,是货币推动,我们不停地扩大政府信用。实际上
企业发展到这时候,因为你自己内在价值的增长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如果还想跳跃式增长的话,这时候迅速扩大它的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去外包。

  外包过程肯定有风险。实际上,银行有两个产品,内在产品和外在产品。内在产品是我们的金融工具。外在产品是银行卡、贷款业务等。银行的内在产品是风险,一种风险有很多属性,你会控制风险的属性,就会控制外包的属性。作为风险是一种产品的话,风险有它的动态性,这是最基本的属性。

  作为外包来讲我们作为小企业你想控制住这种外包的属性,就需要控制住动态性。作为一个动的东西属性,要想稳定下来是两种办法,我不是说把外包的东西今天包给他,明天包给另外一个人是动态。对于一个外包企业不间断、连续的跟踪,这实际上是对它的动态跟踪,是一种风险属性的控制办法,当然就变成了外包控制力的办法。这是第一个。

  第二,外包和风险差不多。风险有着动态性,风险还有弹性,所谓的弹性是说跟客户不要捆绑得太紧,在外包过程当中我们的需求不能和外包商的需求完全重叠在一起,一定要有自己需求的一面,不能捆绑得太紧,也不能捆绑得太弱。这种风险弹性的修复,修复的唯一办法就是不能跟客户绑得太近。

  第三,作为外包它有一定的黏制性,和风险的属性一样。所谓的黏性就是一种信心。实际上外包商选择的过程当中要选择适当的黏性,也就是说别人怎么做的,我们会怎么样来做。大的企业和小的企业在资本方面不是对等的,市场可能不对等,但需求是对等的。你自己需求提出来,让这种黏性和弹性的依附会导致对外包商的很好控制。

  作为小企业,我们看待外包风险和外包属性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想不想增加企业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是一个会计概念,这个很容易,就是增加投入,公司的收入自然增加。但想增加内在价值,一定要选择与有实力的公司合作。

  我们作为一个小企业来说小额银行来看外包风险和外包属性的一个基本看法。外包选不选择就是看你想不想增加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是一个帐面的概念是一个会计的概念,增加会计概念很容易,就增加投入,把公司收来就可以了,但想增加内在价值,一定要选择跟更有实力的公司合作。

  所以,我认为小银行想要快速发展,首先要认清形势,其次要不断选择合作企业,开展持久、良好的合作,再次是坚持不懈。

  上海银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桑登云:外包公司水平亟待提高

  要有思考了。外包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管理上的,还有外包质量上的一些问题。实际上从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首先是一种被动式的外包,也就是说只能外包。发展到今天到今天我们可能会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外包,什么不外包。现在正在探讨这些问题。比如哪些去外包,哪些不外包。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在去考虑这些事情以后,突然发觉本身科技部门来说对外包的管理就没有很好地思考。没有管理好。同时也发觉外包公司这么多年来外包的质量、层面还停留
在原始的状态。

  银行在发展,实际上外包公司也应该发展。在银行的监管非常严,最近银监会出台了一个外包管理办法的指引。实际上对外包要求非常过,甚至可能要提出一个延伸监管。可能要管到外包公司里面去,把主要业务、核心业务如果给到外包公司的话,那作为银行里的审计部门第三道防线,或者第二道防线可能就要深入到外包公司里面去。

  像这种课题的话我们以前也没考虑过,没想过。这是在外包管理上的困惑,真的是困惑。也就是说一个外包公司怎么样来发展,我们的银行怎么来去对外包公司进行管理。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伟民:需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战略模式

  从国际上来看也是这样,欧美是我们的主要发包方,他们是在劳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发包。

  今天讨论的是金融行业,说明金融行业是在国内外包行业里相对比较靠前的。另外,新兴互联网行业也是外包、发包的来源地。

  今天讨论了发包和承包,我们认为服务外包市场能够真正起来的话就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十年前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大家都说互联网很好,但经过十年,确切地说3G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现在互联网才普及,发生革命性的影响。

  外包方可能它自己找到了蓝海,有更高的利润空间,让它去把这个目标关注在那个地方,而不是在呼叫,代码开发的业务领域上。

  另外作为乙方来讲,我们希望有架构师,希望有咨询的能力,我想这也是对我们乙方来说需要迫切需要提高能力空间的地方。

  如果促进中国的外包企业提高能力,有一点就是外包模式较发生改变,塔塔之所以能够成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它是离岸外包,它有一个知识管理、人员管理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向高端的咨询方向走。这也是外包的发展必然趋势。特别是借助今天的移动互联网。

  以后的外包模式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模式,到时候已经分不清楚你是发包商还是承包商。金融,特别是移动金融的发展,外包和承包方和发包商一定会发展到这一步,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韶文

标签:肇庆 疫苗接种 莱芜 怀化 江西 昭通 郴州 巴中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服务外包——塑造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关系》,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