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net的用途
Telnet是Internet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最初由ARPANET开发,现在主要用于Internet会话,它的基本功能是允许用户登录进入远程主机系统。
Telnet可以让我们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通过Internet网络登录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可以是在隔壁的房间里,也可以是在地球的另一端。当登录上远程计算机后,本地计算机就等同于远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直接操纵远程计算机,享受远程计算机本地终端同样的操作权限。
Telnet的主要用途就是使用远程计算机上所拥有的本地计算机没有的信息资源,如果远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之间传递文件,那么相比而言使用FTP会更加快捷有效。
交互过程
当我们使用Telnet登录进入远程计算机系统时,事实上启动了两个程序:一个是Telnet客户程序,运行在本地主机上;另一个是Telnet服务器程序,它运行在要登录的远程计算机上。
本地主机上的Telnet客户程序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建立与远程服务器的TCP联接。
从键盘上接收本地输入的字符。
将输入的字符串变成标准格式并传送给远程服务器。
从远程服务器接收输出的信息。
将该信息显示在本地主机屏幕上。
远程主机的“服务”程序通常被昵称为“精灵”,它平时不声不响地守候在远程主机上,一接到本地主机的请求,就会立马活跃起来,并完成以下功能:
通知本地主机,远程主机已经准备好了。
等候本地主机输入命令。
对本地主机的命令作出反应(如显示目录内容,或执行某个程序等)。
把执行命令的结果送回本地计算机显示。
重新等候本地主机的命令。
在Internet中,很多服务都采取这样一种客户/服务器结构。对使用者来讲,通常只要了解客户端的程序就可以了。
Telnet的安装使用
yum安装telnet
yum安装简单快速
yum install telnet-server
配置telnet
telnet是放在xinetd里,将disable改为yes,如下:
# vim /etc/xinetd.d/telnet
# default: on
# description: The telnet server serves telnet sessions; it uses \
#       unencrypted username/password pairs for authentication.
service telnet
{
        flags           = REUSE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elnetd
        log_on_failure  += USERID
        disable         = no # 从yes改为no
}
如果需要使用root使用telnet登录,加上pts/0、pts1这样的,否则跳过这一步
# cat /etc/securetty  | grep pts
 pts/0
 pts/1
 pts/2
 pts/3
启动telnet
# service xinetd start
Starting xinetd:                                           [  OK  ]
确认是否启动
# netstat -lnt | grep :23
tcp        0      0 :::23                       :::*                        LISTEN
 
创建普通用户
如果已经有用户了,那么可以跳过这一步
# useradd ttlsa # 创建用户
# passwd ttlsa # 修改密码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ttlsa.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telnet连接测试
使用root登录
CentOS release 6.5 (Final)
Kernel 3.15.4-x86_64-linode45 on an x86_64
login: root
Password:
Last login: Thu Feb 12 08:37:11 from 58.246.52.46
[root@li220-237 ~]#
普通用户登录
CentOS release 6.5 (Final)
Kernel 3.15.4-x86_64-linode45 on an x86_64
login: ttlsa
Password:
$ w
 08:41:05 up 199 days, 21:57,  2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ttlsa    pts/1    51.241.12.49     08:40    1.00s  0.00s  0.00s w
root     pts/0    51.241.12.49     08:27    1:37   0.01s  0.01s -b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