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版权代理人的特殊性,先说版权贸易工作的特殊性。 版权贸易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隔山买老牛”。我的意思是,版权贸易双方通常是远隔千山万水,真是“相见时难”。见不到人,沟通交往就成了大问题。好在如今通信工具发达,可以网上交流,倒退三十年,平时交谈少,全靠仅有的一两次书展互通情况,有的出版社版权人员甚至不参加书展。要知道,不同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版权贸易,相互了解以及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交流与交往是增加了解、建立信任的关键所在。交流与交往靠什么进行呢? 交易双方见了面,语言不通,肢体语言还能解决一点问题,可是相距十万八千里,肢体语言就用不上了,唯一可行的恐怕只有书面或者口头语言了。这就要求,或是你精通对方的语言,或是对方擅长你的语言。没有语言充当彼此沟通的桥梁,不论谁的作品都不会远涉重洋在另一个国度找到读者。 除了上述这两个特点,版权贸易还有一些其他行业所不能相比的东西,比如业务范畴的综合性。做过版权贸易的人都知道,版权贸易不光涉及图书编辑、市场营销与买卖技巧,还与法律规范、银行汇兑、海关通行、税务规则等有关系。要说其他行业也可能与上面提到的这些领域有关,然而版权贸易与上述领域的关系则是非同寻常,从事这项业务的人首先要了解目标市场,如果是销售版权,你必须了解境外市场,如果是购买版权,你必须了解中国市场。其次要掌握前文提到的一些知识和规范,接下来还要对贸易伙伴的相关领域略知一二,甚至有过深入的研究。比如,如果我们不知道越南的所得税税率,我们就不会知道我们卖出的版权收益是多少。再举一个详细的案例,看看不同国家的不同金融政策对版权贸易双方有着怎样的影响。 2008 年,我帮助一个出版社购买美国一位小学教师的图书版权《好父母胜过好老师》(Parents Are Teachers, To o),双方合作很顺利,唯独在版税支付方式上出了问题。我们要求对方提供银行账号,对方根据银行的建议坚决不给——因为担心银行信息泄露。对方要求我们给其挂号邮寄支票,可是购买版权这家出版社没有外汇账号,开不出美元支票。于是双方在汇款上就卡壳了。美国方面认为,我们不够通情达理,要人家的银行资料不够厚道,可是我们也有委屈,我们给你汇款却有钱送不出。此时此刻,摆在面前的方法似乎有两个,那就是由本人到中国来一趟,我们亲手将现金交给她,或者让她正好在中国的美国朋友回国时带给她。这两个方法可行吗?可行性微乎其微。不过,我们最后总算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由对方在银行新开设一个账户,我们将版税汇入这个账户,收到汇款后作者立刻取现并将这个账户注销。版权贸易不容易,版权贸易做成了汇款还挺难的!
我还碰到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似乎有点啼笑皆非。 某个国家出版社购买了中国小说版权,付款的时候不仅跟我们要形式发票(Invoice),发票还要一次一更换——不同银行对发票有不同要求。只要版权持有者提供的发票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不给汇款。不仅如此,有的国家银行还要版权持有者提供原版图书的封面。一般而言,购入的图书版权都是出版过纸版书的作品,提供封面很方便。可是有些情况下,买来的作品在作者所在国没有出版过纸版书,封面也就无从谈起。尽管我们进行了解释,可是有的国家的银行没有封面备案就是不同意给我们汇款。无奈之下,我只好让作者找人设计了一个封面,如此才算解决了问题。 既然版权贸易涉及两个不同国家或者地区,交易时就要对相关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当地读者的购买力有所了解,否则报价就会无的放矢——这是对市场的另一种了解,也是市场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报价太低了,图书的价值受损害;太高了,把潜在客户吓跑。不论我们的合作伙伴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地区,让我们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就能掌握对方市场的情况恐怕比登天还难。后面论及版权推广的时候将有更为详细的说明。 还有一点不能不指出,版权贸易,特别是图书的版权贸易不仅涉及面广,而且还很麻烦,最能体现麻烦的就是谈判有时候会旷日持久,即便是花费了很大功夫,有时候也未必能如愿以偿。 2007年,我代表已故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 泼 斯 坦(Israel Epstein)的夫人跟美国洛杉矶一家律师事务所洽谈授权美国一家影视公司将《宋庆龄传》[Woman in World History: Soong Ching Ling (Mme. Sun Yatsen)]改编成电影剧本的事宜,进行了一年多。就在双方对合同文本达成一致准备订立合同之际,美国律师来信,她的委托人突然不干了,而且原因不明。 这就是版权贸易。经常有这种情况,合同标的额不过1 000美元,有的时候连1 000美元还不到,可是周旋时间却不少。谈妥了之后,还要订立合同,等双方都把合同签署完毕,一般要用好几个月。如果加上此前的洽谈时间,能在半年之内收到预付款就算不错了,有时候从开始洽谈到拿到版税要一年多的时间。如果再把出版时间加上,恐怕要两年左右。 有人会问,是不是工作效率太低了?是不是投入产出比太不相称了?图书版权贸易预付款很多情况下虽然只有区区几千美元,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哪个环节都不能少,哪个程序都不能缺,一旦缺少了某个程序,即便不是你的责任,也会前功尽弃。我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谈判用了几个月时间,好不容易谈妥了,权利人却说权利有瑕疵,一切都白费。 就算订立了合同,收到了预付款,有时候也有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