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知识库 > 早期我国橡胶制品市场一度被洋货洋牌垄断

早期我国橡胶制品市场一度被洋货洋牌垄断

热门标签:地方门户网站 检查注册表项 电销机器人多少钱一台 国美全国运营中心 电话销售团队 记事本 呼叫中心 苹果
据中国近代橡胶工业史料记载,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不久,洋人便将本国生产的天然橡胶和日用橡胶制品带入我国。19世纪60年代后,外商更是将大宗洋牌橡胶制品直接倾销至我国沿海各地。经有关资料统计,1866年,单是英国一个国家就将价值2 546银两的橡胶制品输入我国沿海地区。直到20世纪初,在我国橡胶制品市场上,民族橡胶工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据《海关关册》等史料介绍,19世纪末,沿海地区的上海、宁波、广州等地,每年输入洋货橡胶制品,平均高达4万余银两。当时在国内沿海市场上,人们经常见到的进口橡胶跑鞋、雨鞋等产品,就有美国的“凯地”牌、“扣趾”牌,日本的“蜜蜂”牌、“太阳”牌、“提铃”牌等产品。在进口橡胶轮胎产品中有英国的“老人头”牌,美国的“固特异”牌,法国的“美趣”牌、“米西林”牌等。在进口胶带方面有英国的“邓禄普”牌,美国的“固特异”牌、“古特立奇”牌,日本的“白光”牌、“地球”牌等。在进口橡胶热水袋产品中,有英国的“邓禄普”牌等。另外,其他进口橡胶产品还有橡皮管子、医用手套、绝缘电线、皮球、雨衣布等,其他各种工业用橡胶制品不下几百种。经统计,1915年至1918年间,洋人通过海关输入我国的各类橡胶制品总值达56万银两。总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所有橡胶产品均为清一色的洋牌洋货。

20世纪头十年,当时在外国橡胶制品企业工作及一些从事洋货橡胶制品销售的有关国内工作人员,立志要创办中国的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并已在为积极开设民族橡胶生产企业作前期准备。到了1915年,由南洋归侨邓凤墀父子首先投资创建的我国第一家橡胶制品厂——广东兄弟树胶制品有限公司,在广州地区宣告诞生。该公司的成功创办,填补了当时我国民族橡胶工业的空白。之后,又有几家民族橡胶厂也陆续宣布诞生。

30年代以前,我国橡胶制品工业包括车辆轮胎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在与外国橡胶制品厂商的商战中,可以说是打一仗,输一仗,真可谓是屡战屡败。其中原因不是技术、质量太差,就是价格、销售不行。如1918年底,由容子光先生创办的位于虹口横浜桥北面的上海第一家民族橡胶厂——中国制造橡皮有限公司宣告诞生。为了与外商争夺中国橡胶轮胎市场,该公司曾批量生产过一种叫“燕子”牌的人力车胎,但结果不到3个年头,就因产品价格、质量等处于劣势,而被法国的“米西林”牌、英国的“老人头”牌轮胎挤垮。从这以后的几年中,上海模范橡胶厂也想夺回国内橡胶轮胎市场。他们曾作过长期准备,精心研制生产过“双十”牌人力车胎。虽在产品销售上动足脑筋,苦心经营,但结果还是被英商“老人头”牌车胎轻而易举地击倒。再有厚生永记橡胶厂,也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生产过“名人”牌人力车胎,大中橡胶厂生产过“大中”牌车胎,协康橡胶厂生产过“猴头”牌车胎等等。但都因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原因,无法与英、法、美、日等国竞争,真是不堪一击。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关门停产。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全国各地的很多小型橡胶轮胎厂纷纷转产或歇业,谁也不敢再和洋商在橡胶轮胎领域进行市场竞争。

面对当时国内市场上英国的“老人头”牌,美国的“固特异”牌,法国的“美趣”牌、“米西林”牌,日本的“地铃”牌、“蜜蜂”牌洋牌轮胎等橡胶制品,一统中国橡胶产品市场的局面,中国橡胶行业中的有识之士怀着满腔义愤,吸取多次被洋商洋货挤垮的深刻教训,力争再次联合组建中国大型橡胶企业。


标签:甘南 信阳 包头 龙岩 唐山 那曲 晋中 乐山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早期我国橡胶制品市场一度被洋货洋牌垄断》,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下面列出与本文章《早期我国橡胶制品市场一度被洋货洋牌垄断》相关的同类信息!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