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知识库 > 国内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研究概况

国内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研究概况

热门标签:国美全国运营中心 检查注册表项 地方门户网站 电话销售团队 记事本 呼叫中心 电销机器人多少钱一台 苹果
国内关于知识产权政策、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是两者的交叉研究很少。虽然有些学者对我国的知识产权政策进行述评,但主要是定性的分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策评估。现有的少量直接文献可分为以下几类:

.对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文献

这类文献从2007年才开始出现,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献如下:

蒋玉宏从创新激励、资源配置、市场竞争规范、政府管理功能等角度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建立了我国城市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知识产权创造活动、知识产权运用活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活动等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并对北京、天津等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绩效与城市竞争力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此外,以上海为对象提出了改善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绩效的政策建议。

丸山玲子运用t-Test和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中国专利法的修订对科技研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的强化减少了新技术的应用。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振兴科技的建议。

黎运智、孟奇勋分析了韩国知识产权政策的整体框架与近年来政策的推进重点,并从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绩效管理、韩国的研发人员与竞争力排名、预算投入与技术转化及国际申请与授权等方面分析了韩国知识产权政策运行的绩效。

许春明建立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和知识产权经济增长动态模型,该指标体系包括知识产权立法强度和执法强度等2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作者以专利制度为例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此外,还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刘美玉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对技术引进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知识产权制度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与经济增长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还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策略。

张平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主要是专利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既激励创新又可能妨碍技术扩散,知识产权制度有促进研发投入的作用,但中国企业缺乏必要的资源用于持续的创新活动,企业的外贸扩张由于缺乏知识产权的支持而面临困境。

李迎春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测度指标(包括立法强度和执法强度2个一级指标),并进行了实际测度,结果表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呈上升趋势,尤其在1992年及2001年前后出现了快速上升,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有所提高但幅度不明显。

以上文献主要是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和法学的方法,对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及管理活动的宏观效果(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进行评价,构建的指标体系比较宏观且不尽完善。由于缺乏公共政策视角的分析,难以根据评估结果诊断出知识产权政策过程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也难以为具体政策的去向和政策资源的配置提供依据,而这恰恰是我国知识产权政策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8年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特定的知识产权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例如:管煜武分析了上海专利资助政策导致的专利价值变化①;齐欣、张继东基于市场信息不完整性和政府失灵的存在,分析了财政税收政策、政府采购制度与贸易政策和金融政策这三类政府支持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政策的效果②;张钦红、骆建文以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2005年版)为研究对象,用实施前后对比分析法分析了该政策对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并构建了理论模型对实证结论进行解释。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专利资助政策在提升专利申请数量的同时对专利申请的质量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理论模型表明这一数量与质量间的“此消彼涨”在短期内是必然的现象;专利资助政策对发明专利申请量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提升并无统计意义上的作用③;骆建文、张钦红通过专利申请人成本收益函数分析了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2005年版)的效果,指出现行的专利资助政策是造成垃圾专利盛行的重要原因,应建立基于专利申请质量的两阶段资助政策④;这些文献只是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没有涉及政策制定和实施等重要的政策过程。

此外,近年来国内关于知识产权评估的研究文献较多,主要是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质量或价值的评估,以及对知识产权存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方面的评估,例如:高山行、郭华涛通过专利维持时间和费用,分析了中国专利权的质量①;黄庆等建立了专利评价的指标体系②;李春燕、石荣对专利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③;万小丽、朱雪忠建立了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设计了专利价值的初评值和偏差等级及其分值,得出专利的实际价值量④;陆飞提出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业绩评估的原则,制订了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上海10所高校1999年度的知识产权工作业绩进行了评估⑤;杜晓君、张序晶建立了包括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知识产权研发和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等5个一级指标在内的知识产权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某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⑥;李迎波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影响因素评价的理论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⑦。这些评估至多只能作为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一部分,并不是规范、全面的知识产权政策评估。

2.对知识产权政策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的文献

此类文献目前很少,仅有本书作者及少数学者开展了初步的研究。⑧例如:郭俊华等(2009)构建了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实际政策的评估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⑨;郭俊华等借鉴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的体系,包括评估的理论模型、体系结构、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设计等内容,并且提出了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政策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①;郭俊华、杨晓颖对上海市专利资助政策进行了全过程的评估,并且提出了完善该政策的建议②。林小爱、林小利介绍了近年来欧洲创新计分榜评估指标的最新进展,并以此为借鉴初步构建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的评估指标,包括知识产权的人力资源投入、知识产权的物力与财力支出、专利申请、专利授权等4个一级指标和46个二级指标,但是作者并未运用该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而是在借鉴欧洲经验的基础上直接提出了我国提升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的若干建议。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关于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的研究刚刚起步,现有文献在研究深度、研究广度上都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对知识产权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及知识产权政策绩效特征的系统分析。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研究需要运用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理论,但是必须体现知识产权政策的特色,这是构建评估体系的重要基石,但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

(2)尚未构建起全面、科学的评估理论体系。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知识产权政策效果的评估,缺乏对政策制定、实施、效果的全过程评估,构建的指标体系不尽完善,且缺乏对评估主体、评估流程、评估方法的选择等其他评估体系要素的深入分析。可以说,我国尚未建立起真正规范的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理论体系。

(3)实证研究的质量有待提升。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目前对实际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的研究不尽规范,评估结果要么依赖于评估者的主观判断,要么是单纯的统计数据分析,未能充分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和工具,综合考虑政策主客体各方面的意见。

(4)研究主题有待细化和深入。从政策内容来看,目前的评估主要针对专利资助政策,对知识产权战略等其他知识产权政策的评估研究很少。从研究内容上看,缺乏对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知识产权政策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政策评估方法、评估模式等领域的分项研究。

从总体来看,国内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的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上都很薄弱,亟待完善。


标签:唐山 那曲 甘南 信阳 晋中 龙岩 包头 乐山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国内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研究概况》,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下面列出与本文章《国内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研究概况》相关的同类信息!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