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知识库 > 中国软件业可盼真正“航母”

中国软件业可盼真正“航母”

热门标签:分布式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系统 呼叫中心市场需求 人工座席 太平洋寿险电话营销 企业认证 电视购物行业 团购网站

2 月16 日晚,东软集团公告显示,公司拟与大连华信通过合并方式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据光大证券的分析文章指出,如果合并成功,预计东软集团将占我国软件外包市场份额的约12%,是第二名的近3 倍。

东软集团公告称,为进一步扩大公司国际软件外包与服务业务领域的规模,提高公司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经本公司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初步磋商,拟与大连华信通过合并方式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具体方案尚需向相关部门进行政策咨询及方案论证。

因该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东软集团申请公司股票自2009 年2 月17 日起停牌。

东软集团在公告中也表示,计划于公告发出的30 日内按照《上市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其他按相关规定,召开董事会审议重大资产重组预案,独立财务顾问将出具核查意见。公司股票将于公司披露这一预案后恢复交易。不过,如果没有在这一期限内召开董事会审议预案,东软股票也将于3 月19 日恢复交易,并且在恢复交易后3 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截至16日收盘,东软集团报17.60元,涨0.46%,公司总股本9.44 亿股,流动股为2.52亿股,该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2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03%。大连华信注册资本1.5 亿元人民币,曾于2008 年4 月拟A 股上市未果。

同样是中国本土的软件外包公司,同样重点在日本市场,同样重点做ITO业务,同样将大本营设在大连,同样位居中国软件外包前三甲......有着这么多相似的两家公司,如果合并了,能成功地变为人们期待中的软件巨无霸吗?

规模,还是规模

当得知东软与大连华信合并的消息后,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规模,东软的15000人和大连华信的5000人加在一起就是20000人,对于中国的软件业来说,至少从规模上已经能称得上是航母级的公司了。

规模一直是中国软件外包业的一个隐痛,没有规模够大的公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软件外包来说却是致命伤。因此,中国一直需要并期盼着航母级公司的出现,至少先在规模上符合条件。东软和大连华信此举对整个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来说是种振奋。

然而对于东软来说,是否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软件航母,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首先,与印度公司的规模差距。即便合并后成为两万人的公司,东软依然和印度四大软件外包公司的规模有相当大的差距。印度的四大软件外包公司人数均为数万人,最大的塔塔更是达到了12 万人。这样的规模差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缩短的。

其次,业务的多元。相比于ITO,BPO 业务是外包市场的一个高增值、高利润的业务。印度软件外包公司已经在这些年中及时将主流业务转到了BPO,但中国本土的大多数软件公司还只是刚刚开始涉足。

据了解,东软和大连华信虽然目前都开展了BPO 业务,比如呼叫中心、IDC、数据处理等,但做得并不怎么出色。因此,业务模式的多元化对东软成为真正的软件“航母”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更何况从市场拓展上看,合并后的公司优势依然在对日外包,欧美外包对他们来说显然还是块不那么好啃的硬骨头。

最后,大公司一定就有优势拿到大项目吗?特别是对于一家15000 人的公司来说,与20000人的规模相比,在是否能拿到项目上就一定有优势的差异吗?“我看未必。”一位业内人士说:“如果是一家1 0 0 0 人的公司和一家1 0 0 0 0 人的公司相比,可能会有明显的拿单上的优势差异,因为不是在一个量级上。但对于一家1 5 0 0 0 人和一家2 0 0 0 0 人的公司来说,用人数来获得拿单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可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软件航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扩大规模只是第一步。

是否互补

此外,一些人也在考量并购的后果,比如并购是否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这其实主要取决于两家公司业务是否互补。

首先看目标市场。两家的主要外包市场都是对日外包,据业内人士透露,对日外包市场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总包和分包模式,中国本土外包软件公司通常都是从一些日本本土公司手中接二手订单,因此,其实对日外包一直都受NEC 等日本本土企业牵制。东软和大连华信都与NEC\NEC软件、NTT DATA、日立软件等有长期合作关系,因此从未来开拓客户、开拓市场的角度看,也许并不能够带来多大优势。

但是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认为,其实虽然都做对日外包,但两家公司的客户多为交叉,很少重复。这主要是因为,华信做的是纯粹的ITO,而东软做应用开发更多一些。从这个角度看,或许1+1 至少能等于2。另有消息称,这次也许是政府在背后促成了整合,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有这个可能,但前提首先是两
家公司你情我愿。

据了解,大连华信一直业务做得非常踏实,利润率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应该在同行中是位于前列的。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与大连华信合并至少可以使东软的业绩更好看一些。另一方面,大连华信在上市计划屡屡受挫的情况下,能借东软达成曲线上市的目的,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从这两方面来看,双方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还是能够互补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合并后两家公司还将保持独立运作,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如此,因此暂时不会对两家公司现在的业务产生什么影响。

并购潮又起

在过去几年,软件外包业曾经掀起过一股并购潮流,特别是2006 年和2007 年更因并购事件频发而被称为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并购年。期间,很多中国本土的外包公司如大连海辉、博彦科技、软通动力、福瑞博德、中软、文思创新、大展集团、中讯、浪潮等,都先后完成了多起并购,有的公司甚至接连进行过十数起并购。并购对象除了国内企业之外,还涉及日本、美国甚至欧洲的公司。

虽然这些并购的初衷都是为了规模和业务互补,但这些并购的结果都没有产生一个上万人的公司,离扩大规模的目标显然相距甚远。例如2 0 0 7 年4 月大连海辉收购了美国的一家公司,加上此前在国内完成的几起并购,公司规模也只达到了2 0 0 0 多人。

进入2009 年,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软件外包是否也会抓住机会进行产业整合,从而掀起一股新的并购潮呢?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低迷的经济背景下,并购的成本更低,这其实也是产业整合的机会,而一些曾经得到过巨额注资的软件外包公司更可能成为并购的主角。此外,行业内前几名的合并(而非大吃小)也将成为这一阶段并购的重要特征。

中国外包产业破局

东软和华信的合并是迄今为止中国外包产业最大规模的并购案例,也成为外包产业的标志性事件,通过此次合并中国第一个较大规模的外包企业出现了,而且经过合并重组和大练内功之后,中国外包企业不但将大大增强议价能力,也将改变过去一直徘徊在产业链下游的被动格局。

当然,东软和华信的合并与重组也是无奈之举,并非只是单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那么简单。

受环境所迫合并共渡难关

如果说汇率变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让从事欧美业务的中国外包公司不堪重负的话,那么经济危机的到来则让对日外包公司举步维艰。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跌入了35 年来最严重的经济下滑期,成为继美国和欧洲之后的又一个经济风暴重灾区。诸多的电气企业已近崩溃,除了电气之外,很多行业都在重组和合并,一些日本公司相继开始大批量裁员,经济的动荡也影响了IT外包,很多外包项目被搁置。

另外,中国的外包公司大都处于产业链的底端,高端业务基本被日本当地企业消化和拿走,中国企业一般拿到的是三四手订单,由于上面的环节太多,其实即使最终客户本身还在正常运转,但其中任何一个中间环节出了问题,外包业务都难以为继。为了节约成本,现在许多日本大企业的软件部门都在谋求重组和合并,这也导致对日软件外包在2009 年将会更加困难。

受此影响,合并主角之一的华信,在2008 年第四季度出现了收入衰退迹象,东软的对日业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软和华信必须改变思路,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合并之后,不但可以提高议价能力,更重要的是规模扩大是承接大型项目的前提条件,也是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必由之路。

因此,近期来看,报团过冬是双方合并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行业洗牌产业集中度提高

过去的两三年,国内软件外包业几乎是爆炸性的增长,很多外包企业每年不增长80%就感觉不正常,甚至是对不起这个行业。事实上,在过去的快速增长中有很多都是泡沫,因为国内的外包公司到国外去拿项目,很多都没有想好怎么做,就盲目地将项目承接下来,结果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需要反复地和客户沟通,大大提高了服务成本,到最后导致利润所剩无几。

而且快速成长中的中国外包企业,根本无暇顾及企业内部的治理问题,导致很多外包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缺乏长期发展的内在趋动力。经济危机到来之后,不少外包公司难以支撑企业正常的运营,要么倒闭,要么被收购,此时中国外包产业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行业洗牌期。

淘汰掉一批企业之后,剩下的企业不得不扩大规模,同时大练内功,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逐渐拉近与印度外包企业之间的差距。我们知道软件外包是一个相对垄断的行业,小公司在没有形成足够规模之时,无法建立有效的品牌和信任度,也就无法受到客户的重视和信任,因此外包企业之间不断进行重组和合并,就成为外包企业扩大规模增加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济危机之后,很多企业的估值已经下降,东软和华信的合并也只是外包产业整合的开始,接下来行业的并购整合可能会更加频繁。此次两大中国软件外包巨头的合并和重组,意味着中国外包产业的集中度正在提高,而且整个产业也在逐渐走向成熟。

缩小与印度之间的差距

从长远来看,日本企业在完成对经济危机的调整后,外包市场将不减反增,而且中国人力成本低,技术资源丰富的特点恰好与日本的高成本,人口老龄化形成互补,因此对日外包前景依然广阔,只要日本经济趋于稳定,软件外包就会迎来下一个高速增长期。

在经济危机中重组整合扩大规模的中国外包企业,也将逐渐有能力承接大型项目,这样过去一些很少释放到中国来的高端业务就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先期完成调整的企业就将有更大优势获得这些订单。而且近段时间以来,服务外包市场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仅高层密集视察相关企业,部分利好政策也加速出台,发展服务外包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因而有实力的外包企业经过调整之后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近来印度外包公司出现的造假和行贿等丑闻,也为中国外包企业顺势而上缩小与印度企业之间的差距提供了机会。前不久,印度第四大外包公司Satyam 董事长拉马林加·拉贾承认企业存在虚报财务数字和资产的行为,而且之前Satyam也涉嫌向世界银行员工行贿,这件事使得印度外包业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打击,现在已经有一批世界500 强企业取消了给Satyam 等印度公司的订单,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利用这次机会顺势而上,中印在外包领域的实力对比就有可能发生根本变化。

标签:乌兰察布 梧州 常州 包头 随州 沧州 临沧 常州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中国软件业可盼真正“航母”》,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