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知识库 >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什么线下反而更强?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什么线下反而更强?

热门标签:企业认证 电销业务 免费建站 铁路电话系统 国美全国运营中心 Linux服务器 百度竞价排名 科大讯飞语音识别系统
  摘要: 如何抓住90后、00后用户,是企业们最头疼的问题。

“数字里面是有逻辑的。”这是前不久,在CES(上海)会议期间听到捷孚凯(GFK中国)董事总经理周群演讲时,印象最深刻的一句。

这场精彩的演讲内容丰富,数据“如山”,而我们则在庞杂的信息和数据中发现了一个有趣又令人不解的现象:

首先,智能手机成为中国电子消费产品市场所有品类中,成为唯一连续两年出现两位数增长的品类,2017年国内手机市场同比将继续量价齐增(出货量和销售额)。

这一点懂懂条记从本年各大研究机构发布的第一季度手机市场出货量陈诉中,也可以清晰感受到。尤其是前几个月,华为、OPPO、vivo在巨大的基数基础上还在继续增长,小米手机也突然再次崛起,并向2015时的巅峰状态迫近。

其次,国内智能手机线上销售在2014年整体市场占比高达19%(线下81%),但2015年、2016年却下滑至18%,而且一直徘徊不前。据GFK的预测,2017年智能手机线上销售所占份额可能还会下降。

奇怪,国内各大电商过去两年拼命造节,包孕互联网手机品牌也在线上不停发力,为何2015~2016年手机线上销售占比却不才降?

最后,数据显示同期国内其他所有3C产品的线上销售比例,环比都在大幅上升(线下明显萎缩)。

这就更奇怪了,难道中国消费者喜欢通过电商购买所以电子产品(包罗大家电)的时候,唯独忽视了手机?

智能手机为什么会出现水逆现象?

红色部分为线上市场份额。数据来源:GFK中国

如图所示,这是一张2013年到2016年,国内手机(Mobile Phones)、平板(Tablet)、条记本电脑(Notebook PC )和平板电视(Flat TV)的线上市场份额变革趋势图。除了手机,其他三个大品类从2013年开始,线上市场份额占比都出现了逐年大幅递增的趋势。

手机产品为何与所有3C品类在线上线下份额的趋势上相逆?GFK展示了对于2017年3C产品线上和线下变革趋势的分析,有趣的现象更加明显了。

数据来源:GFK中国

如同上图所示,八个大品类中,除了左一的手机产品,其余依次显示的条记本电脑、平板、台式机、耳机、平板电视、冰箱和吸尘器,在线下的市场都差别幅度呈现了负增长。只有手机品类,在线下继续超越线上。

这个现象是,2017年手机仍将独自“水逆”,与整体3C市场的趋势相左。

可以看出,线下市场下滑最明显的就是条记本电脑、平板、台式机。在周群看来,这些品类线下市场萎缩、线上增长,符合目前国内互联网电商市场逐渐壮大的趋势,未来在连锁电器卖场、百货商场等渠道中,这些品类的销售状况会日益受到电商的挑战。

但是唯一的个例,就是手机产品。周群告诉懂懂条记,2017年国内手机线下市场同比增长将达到16.4%,而线上的增长仅为12.7%。换句话说,2017年无论是用户还是厂商,手机市场最大的“空间”仍然是在线下。

如果这样几张图表,摆在手机大厂的老总面前,他们会微笑不语、还是摇头不解?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什么现象,或者说趋势?

要看清背后的趋势,先从2014年这个顶峰说起。

简而言之:手机正在呈现“快消品”化趋势,而这一趋势出现,与2014年一家互联网手机品牌在线上销售到达巅峰有关。

小米,是一个诱发趋势的关键因素。懂懂条记通过收集整理网上的资料,发现小米手机成立之初就开创了完全互联网线上销售的模式。其线上手机几年来的销售情况如下:

2011年底发布小米1,销售约为30万万部;

2012年线上销售为719万部;

2013年线上销售1870万部;

2014年线上销售6112万部;

2015年线上销售7000万部。

从2011年开始,小米手机每年都呈现成倍的增长。但是懂懂条记发现,在2014年到达顶峰后,小米出货量开始逐渐下滑。2016年开始,小米公司不再公布销量,外界推测当年销量约为4150万部。

2011~2015年,是中国智能手机发作的黄金时期。小米成为现象级的企业,以一已之力拉动了智能手机的线上销售大潮。

但是,从2015年开始,国内智能手机的普及度大大提升,市场上竞争手产品也越来越多,小米不再具有领先优势。

在懂懂条记看来,2015年开始国内多个品牌发力线上,华为、OV、金立等品牌因为在国内线下市场渗透力强,销售大幅增长。小米线上销量受影响开始下滑,也开始挖掘线下市场。懂懂条记综合上述因素,分析出国内智能手机线上市场占比是从2015年初开始开始下降。

标签:晋城 银川 郑州 南通 昆明 葫芦岛 昆明 蚌埠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什么线下反而更强?》,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