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快速排名 > 常见问题 > 知乎版「推特」的前世今生:它是豆瓣、饭否?

知乎版「推特」的前世今生:它是豆瓣、饭否?

POST TIME:2018-12-03 21:15

 

注:所有积攒了必然用户数数量但变不了现的平台都在走向 PGC,把头部达人酿成和平台共赢的盟友,而剩下的人作为用户只需贡献浏览和参与的价值,平台老老实实挣媒体逻辑下广告的钱才是稳妥之道。

1.

多年以后,知乎终于折腾出了本身的推特——知乎「想法」。

在新版知乎 App 底部栏目中,单独的「想法」入口赫然出现,其核心特色就是整个模块的主题基本上都是用户发布的短内容,包孕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文章链接;而在这些内容的下方,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阿谁熟悉的、渊源于Twitter 的转发按钮。

这个将知乎上传统的信息流屏蔽在外,独留用户关注体系来驱使内容生产、传播的模块可谓知乎多年以来最重大的革新之一。

很多人知道知乎源于国外同类型问答产品 Quora,却不知道知乎团队在初创期对推特有多么推崇备至,翻看知乎 CEO 周源在 2011 年的回答,你会随意发现这样的句子,「一条信息要广播到全世界,最好的渠道就是 Twitter」,而早期知乎产品 UI 设计、传播路径的规划,也都有着推特的痕迹。

当然,我说知乎「想法」是知乎版的推特,更核心的原因在于,知乎「想法」在转发环节秉承了推特简洁的单层平行结构,无论经过多少次转发,都会连结完整的信息呈现,不会出现像微博那种环环相扣的转发评论生态——这点也在国内另一个公开社交网络产品豆瓣广播上予以继承。

一旦我们忽略了知乎「想法」的转发功能,你又会发现,它多多少少有一些微信伴侣圈的影子,在互动参与上,「想法」的评论点赞提醒机制和伴侣圈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用社交保举来分发内容的逻辑,在所有内容产品包孕知乎本身都在力推行个性化分发的当下,也和伴侣圈一样难能可贵。

2.

光讲知乎「想法」对推特和微信伴侣圈的借鉴,道不尽它的前世今生,这个产品如果算确切的产品起源,应该是知乎在 2015 年下半年推出的读读日报。

读读日报的前身是 2013 年 5 月推出的知乎日报,这款精选知乎优质内容的媒体平台,在移动互联网初兴的时代获取了两年 1500 万的装机量,为知乎崛起导流无数,但他的进阶版本读读日报并没有这么好运。

读读日报由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一手操办,打出的标语叫「人人都是主编」,核心就是用人工保举的方式分享来自互联网世界的文章,编纂扩大到每一个用户,主题可以无限设置 ,内容也毫不局限。彼时头条方兴未艾,让其后续崛起发作的头条号自媒体平台刚刚露出一点苗头,内容分发究竟是要靠个性化保举还是交给人工保举尚未如今天这般明确,读读日报带着从知乎获取的用户关系链优势,加入了验证谁优谁劣的战场。

读读日报

结果非常明确,完全依赖用户的模式让读读日报成为一个大杂烩,莫名其妙的转推机制,以及混乱无章的弃更现象更让读读日报一进入 2016 年就基本进入偃旗息鼓的状态,后续知乎坐看头条直升云烟。

值得一提的是,和读读日报几乎同期创立,理念颇有几分相似之处的另一款内容分发产品——即刻,,在熬过寒冬后,从2016 年下半年开始渐渐成为一个小有人气的资讯分发平台,其逻辑比读读日报要更简单些,用户或着编纂提供主题,机器加人工来获取并分发内容——好吧,它依然是一个复杂的产品。

即刻

也许是即刻的局部性成功刺激了知乎,在 2016 年下半年,读读日报的部分产品逻辑被集合到知乎主App,也就是所谓的分享功能,站表里优质内容可以摘录分享的的形式在站内流传,而分享功能就是今日知乎版推特的前身。

知乎此前的分享功能

把读读日报的分享放到知乎主端是一个稳妥的做法,既然一个模块的量导不到另一个模块上去,那么就把这两个模块结合起来一起做,这有点像豆瓣当年在移动端推行各个独立 App 失势后重新回归豆瓣主 App 的逻辑,经历 2013- 2015 年发作期的知乎也由此发现了本身最大的短板——知乎的主要流量来自于外部的搜索,而这部分流量很难被站方引流到本身想要主推的产品上。

标签:九江 盐城 东营 林芝 乌鲁木齐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