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作者:巨人电商

网信办集中整治自媒体乱象,汉邦高科加密技术应用空间远大

POST TIME:2021-04-10

7月23日,国家网信办召开的集中整治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专项部署会,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

7月23日,国家网信办召开的集中整治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专项部署会,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突出问题,国家网信办决定自2020年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汉邦高科(300449)旗下全资子公司金石威视最新研制了应用于新媒体监测的新媒体APP监测系统,该系统已与“鲲鹏”华为传媒云解决方案进行了互通测试,将可助力相关新媒体内容安全监测。

在诸多网络主体中,各类自媒体账号拥有较大的影响力,部分还发挥着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但有不少自媒体为吸引流量、获取更多商业利益而发表一些故意煽动网民情绪的内容,利用网民心理进行炒作,夸大部分事实以诱导舆论走向,更严重的甚至编造谣言。

针对各类网络乱象,国家网信办负责人表示,各网站平台决不能有侥幸心理和“过关”思维,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深入开展自查清理,规范自身行为、管好平台账号,维护好网络传播秩序。据了解,整治期间,网信办将依法依规严厉查处一批问题严重的网站平台、封禁一批反映强烈的违规账号。对此,各大互联网平台开始跟进自查清理,如新浪微博马上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小组,集中整治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等乱象。

对于自媒体内容的整治,难点在于监测排查,特别是移动视听类APP。据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社交娱乐视频APP月独立设备数达到9.4亿台,在14.1亿台月度独立设备总数中渗透率达到66.7%。如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视频直播APP等移动音频APP都是当前十分火爆的移动视听类APP,受众群体大,几乎是人人自媒体,部分自媒体大号关注度高、影响力大,是自媒体内容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

据了解,汉邦高科旗下新媒体APP内容监测系统主要是针对在监管辖区内注册、运营的互联网APP进行内容安全监测,自动发现直播中可能出现的违规有害等视频内容,用先进的技术内容采集手段、智能化的内容分析技术、完善的业务系统协助监管部门完成辖区内的互联网APP内容监管任务。系统采用专业设备对移动视听类APP直播、短视频进行音视频采集,模拟手机终端来实现对APP内容的监测,被监测者无法甄别设备和真实手机用户的区别,所以监测数据更真实、可靠。

近日,汉邦高科新媒体APP内容监测系统与“鲲鹏”华为传媒云解决方案进行了互通测试。据汉邦高科披露的公告,基于此次互通测试,公司全资子公司金石威视取得华为ISV伙伴级认证。未来公司将与华为联合为客户打造自底层芯片至上层业务的全栈国产自主可控的新媒体监管平台,助力产业信息安全与健康发展,以及监管平台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监测平台会通过华为相关渠道进行推广,包括华为提供的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和营销活动等。

据国家网信办介绍,此次集中整治将重点聚焦六大任务:一是集中整治商业网站平台、手机浏览器、“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转载非合规稿源问题;二是规范移动应用商店境内新闻类APP审核管理;三是建立健全社交平台社区规则,加强社交平台运营管理;四是规范商业网站平台热点榜单运营管理;五是加强网络名人参与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网络活动管理,规范相关活动网上直播;六是优化改进移动新闻客户端和公众账号正能量传播。

公开资料显示,汉邦高科旗下全资子公司金石威视是国内少数掌握数字水印技术的厂商,旗下 Viewmark 水印产品获得了美国 VSTL 认证和首批通过了 ChinaDRM 水印安全评估,公司在广电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研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监测云系统平台,形成一个全新的监测业务支撑体系,实现了在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监测领域中,质量监测、节目内容监听监看、广告内容监测、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等于一体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反应快捷、数字化、网络化、高度自动化的监管系统。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针对国家层面的集中整治的范围,汉邦高科相关技术和产品均可切入,可以说汉邦高科内容安全监测已从广电监管领域迈入互联网监管领域,其产品技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应用空间并将带动公司营收增长。此外,鲲鹏生态的市场化进度越来越快,与“鲲鹏”华为传媒云解决方案进行互通测试说明汉邦高科新媒体APP内容监测系统不仅布局了已有的苹果安卓生态,还前瞻性地进行鲲鹏生态的率先布局,未来鲲鹏生态下内容安全检测的市场规模是值得想象的。而与华为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提升汉邦高科的行业影响力。

中国财经新闻网

Angel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