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你要是问的话,我就是在给 5G 泼凉水,5G 不是万金油,什么都往上套那是不行的。盲目发展不顾现实就是胡闹。
至少在四五年内根本不会有这方面的需求。
连 YouTube,4K/8K 上传都有码率和帧率限制,更不要提其他视频网站了。一些人常看的短视频平台,视频几乎都
这都在于存储成本和带宽成本,至少四五年内,存储成本不会有质的下降。4K60P&HEVC,看得过去的每分钟也要 250-350 MB,码率较高的,则高达 400 MB 以上。你问我一部电影多大?35 GB 起步,长点就翻倍。8K 就更不要说了。
而且大部分存储系统,哪怕用的是 RAID 5 等其他方案,速度恐怕都喂不饱 5G 的下载和上传速度,那么就要求缓存或是纯固态的存储系统(恐怕也是不够的,很小一部分极端要求用的 NVMe SSD 存储服务器,用的很可能是 U.2 或者是 SATA Expres
至于高帧率视频,你要知道这样一个问题,视频的帧率限制快门时间,手机这样大小的传感器下不能这么干,不然画面稍暗就几乎不能看。相机升格现在也 240P 最大最大,大部分都是 120P(黑卡是谁?960P 能看?)。
用 H.264 还是 HEVC?用 Rec. 709 还是 DCI-P3?
用什么都有问题。
用户设备能不能解码?能解 4K30P&HEVC 不见得能解 4K60P&H.264,甚至都不见得能解 4K,难不成你让我插个值不行?
等一下,这种等级的硬解,一分钟得耗多少电啊?怎么着也得他几十毫安时!色域更有意思,你有色彩管理我没有,我有色彩管理你瞎映射。我搞个 Rec.2020 的 HLG 标记视频,结果用户没有索尼监屏还用着 Windows 7 怎么办?让你分分钟性冷淡风色彩寡淡得吃不下饭。
最大的问题,能撑得起来这样高速大吞吐
面对现实,我们还没有掌握新的能有效降低成本的存储技术。
NAND 芯片是通过引入 TLC、QLC 这样牺牲寿命的密度手段在降低成本,机械硬盘更是出现了“叠瓦式”这种极大损害结构稳定性的种类来降低成本。
要知道,这样的东西数据中心是不能用的。
存储设备基本上走到一个成本瓶颈了。在可见的四五年内,存储设备的价格不会有特别大的下降,随着前段日子走到冰点的 NAND 价格,必定会有哪里爆炸被黑一下,如果不给三星念经,NAND 价格必定又要上涨。而大容量机械硬盘的稳定性还需要考验,而且还得念叨别发洪水别淹了工厂。
上一篇: 上一篇:马鞍山市抖音推广:拍摄美食视频,需要用到哪些器材?以及如何才能拍得更好?
下一篇: 下一篇:七台河抖音代运营:短视频是如何赚钱的?